2013/10/9 10:39
導語:隨著奶源短缺加劇,乳企上半年的“蜜月”恐將過去,如今則因成本上漲而不得不開始提價。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包括蒙牛、伊利、光明國內三大乳企在內的多家乳企已經在近期調高價格,各大乳企還采取優(yōu)先保障高端乳品原料的供應防止利潤大幅滑坡。
最近光明乳業(yè)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雖然并未全面漲價,僅在部分地區(qū)對部分產品進行微調,但公司與其他乳企一樣也承受了一定的奶源供應短缺以及原料成本壓力。
根據農業(yè)部定點監(jiān)測,8月份第4周(采集日為8月28日)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qū))生鮮乳平均價格3.63元/公斤,創(chuàng)三年來歷史新高,同比上漲10.7%。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yè)分析師宋亮告訴本報記者,原奶短缺在下半年尤甚,短缺量尚無權威統計數據,保守估計,原奶短缺量在300萬~400萬噸,約占我國原奶產量的一成。
宋亮認為:“奶源短缺的根源在于我國從2010年開始的奶源改革,散養(yǎng)農戶大量退出,規(guī)?;B(yǎng)殖大量推行。而節(jié)奏并未把握好,散戶大量退出的同時,規(guī)?;B(yǎng)殖并未跟上,從而帶來原奶短缺。此外,7、8月份以來,由于高溫濕熱,奶牛原奶比平常產量下降2/3;去年部分地區(qū)出現疫情,奶農殺牛退出比較快,進一步加劇了原奶的短缺?!?/P>
不僅如此,海外奶源也開始緊張,隨著乳制品原料短缺加劇,海外乳品原料價格也開始走高。
上周剛從歐洲考察回來的國內某乳企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從歐洲幾大乳企方面得知的消息,由于去年歐洲等地牛奶產量較高,價格暴跌,不少牧場減少原奶產量或放緩了產能擴張,導致今年原奶供應緊張,11月初可能會有新一輪提價,今年上半年,歐洲方面已經提價近10%。
不僅歐洲,占我國乳制品進口總量一半以上的新西蘭也出現了奶源短缺。由于新西蘭今年出現了大旱,原奶供應也出現了短缺現象,加上近期“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使從新西蘭進口的部分原料中斷,進一步加劇了我國進口乳制品原料的短缺。
此外,嬰幼兒奶粉價格也可能因此上漲。一家進口嬰幼兒奶粉企業(yè)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公司暫時不會提價,會自己消化上漲的成本壓力,但是不排除市場上會有部分嬰幼兒奶粉企業(yè)實施漲價。
為了應對奶荒,防止利潤大幅滑坡,乳企采取了保高端的做法。宋亮表示,今年上半年,乳企利潤增長明顯,主要是一些毛利較高的高端產品銷量情況良好,為了防止奶荒影響到高端產品的供應,不少乳企會讓奶源優(yōu)先供應給高端產品。
國內一家大型乳企負責人也坦言,目前原奶供應首先保證高端產品,原奶短缺在終端主要體現在一些低端產品上。
原文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20131008/00591691491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