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飲食健康 > 食療食補 > 正文

冬季滋補美食 肉類當仁不讓

2016/11/23 13:11

冬天受歡迎的食物是肉食,但不同的朝代吃什么動物肉卻各有講究。古代肉食最初是以牛、羊、豬為主,其次為狗。此外,雞、鴨、鵝等家禽和魚、龜、鱉、蚌等水族動物,也是古人的肉食來源。 《周禮》記載,在肉食上“膳用六牲”——馬牛羊豬狗雞六畜興旺,以形容國富民安。魏晉以前,民間普遍吃狗肉。南北朝食肉減少,素食風尚興起過一段時間。隋唐時吃肉之風又起,“羊羹美酒”為當時文人津津樂道,人們崇尚羊肉滋補及御風寒之效,有名的做法有“羊肺羹”、“蒸羊頭肉”等,宋代蘇軾詩中那句“秦烹唯羊羹”就是由唐人吃出的“羊羹”——現(xiàn)代人推崇的陜西名吃“羊肉泡饃”。進入藥補不如食補的秋冬之交,《食療本草》中所說“六月勿食羊,傷神”的吃法到這時非常適宜,此時將山藥切片,加羊肉湯調(diào)料與板栗共煮,黃白交映,即是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美名的“金玉羹”。很長一段時間,古人把牛羊肉視為高大上的肉類,其他肉類,如烏雞、牛肉等,亦是秋冬滋補最佳之選。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