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
美食天下

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飲食健康 > 健康專欄 > 正文

生姜與肝癌的關系

2016/12/27 11:42

近日,在微信圈里流傳這么一條聳人聽聞的信息:“姜是中國人的重要調味品,也為很多人所鐘愛,但網傳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生姜有增加患肝癌的風險。”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專家解答  生姜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fā)汗、止嘔、解毒等作用,特別對于魚蟹毒以及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后,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研究發(fā)現(xiàn),生姜中含有一種叫做“黃樟素”的致癌物質,易溶于乙醇,是許多食用天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我國2005年實施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中,也將“黃樟素”列為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但適量吃姜和癌癥沒有太大的關系,正常食用并沒有致病的風險。

如果姜壞了,壞姜產生的黃樟素等有害物質將會迅速增加,長期食用會增加患癌風險。日常購買時,如果發(fā)現(xiàn)姜心變黑、變糠或是姜上生嫩芽,說明姜已經壞掉,則不宜再食用。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