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3 11:49
蕎麥,又名三角麥、烏麥、花蕎,為寥科,蕎麥屬一年生草本。 蕎麥起源于中國,早在公元前一、二世紀已開始栽培,至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我國栽培的主要有普通蕎麥和韃靼蕎麥,前者稱甜蕎,后者稱苦蕎。由于苦蕎的種實含有蘆丁,所以也稱蘆西苦蕎。蕎麥營養(yǎng)豐富,據(jù)分析:其子實含蛋白質7.94-17.15%、脂肪2.00-3.64%、淀粉67.45-79.15%、纖維素1.04-1.33%。
蕎麥營養(yǎng)豐富,其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均明顯高于大米、白面和小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于高粱和玉米。蕎麥粉的蛋白質由19種氨基酸組成,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雞蛋蛋白的組成,也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別是賴氨酸的含量,高達0.67%~1.17%,遠遠超過大米和白面。國外營養(yǎng)專家研究表明,蕎麥蛋白質的營養(yǎng)效價指數(shù)高達80%~90%(大米70%,小麥59%),是糧食中蛋白質、氨基酸種類最全面、營養(yǎng)最豐富的糧種。以蕎麥為原料的各種飲食在世界上可謂豐富多彩,蕎麥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在日本除夕之夜,有吃“過年蕎麥面條”的習俗。在意大利和瑞士,蕎麥面條被稱作“皮草齊瑞”,法國的蕎面食品“加勒太”,俄羅斯的尼煎餅,德國、奧地利的蕎麥餅等,都有悠久的歷史。
蕎麥藥用價值高,蕎麥的醫(yī)療保健價值很早就被人們認識?!侗静菥V目》載:“苦蕎,味苦,平寒”,“作飯食壓丹石毒甚良”?!洱R民四術》、《植物名實圖考》等著作中均有蕎麥的藥用記載?,F(xiàn)代分析研究證實,蕎麥富含保健療效功能的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和礦質元素,其含量均高于其他禾谷類糧食作物。蕎麥面食有殺腸道病菌、消積化滯、涼血、除濕解毒、治腎炎、蝕體內惡肉的功效;蕎麥粥營養(yǎng)價值高,能治燒心和便秘,是老人和兒童的保健食品;蕎麥青體可治療壞血病,植株鮮汁可治眼角膜炎。特別是蕎麥中含有其他糧種沒有的維生素P(蘆丁),它具有軟化血管、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尼泊爾人喜食蕎麥,且吃其嫩莖葉,他們的高血壓患病率極低,我國涼山彝族人民長期食用蕎麥,他們的高血壓腦溢血患病率只有0.9%,糖尿病患者也很少見。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開發(fā)的蕎麥食品多源于蕎麥子粒,而蕎麥葉、花中蘆丁含量又遠高于子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