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2 15:14
正常明顯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兒個體差異大,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fā)育是正常的。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fā)育健全,很愉快地活動著。
胎動不僅是媽媽和寶寶間的親密互動,也是寶寶傳達健康訊息的一種重要方式。然而經常有“馬大哈”準媽媽忘記數胎動,也有焦慮型準媽媽一小時內數不到胎動就往急診跑,還有人因計算方法不對,誤以為“胎動頻繁”。產科專家指出,數胎動別陷入三種誤區(qū),如果寶寶連打一套“組合拳”,其實只能算一次胎動。
孕28周開始數胎動
為胎動憂慮的孕婦并不少見,時常有懷孕剛滿四個月的準媽媽數不到胎動便惴惴不安。其實,數胎動不需要那么早開始,孕四五個月時數不到頻繁胎動,也不奇怪。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產科主任張建平教授解釋,胎動是胎兒在宮腔里的活動沖擊到子宮壁的動作。在懷孕第二個月末期,小寶寶初具人形時已經開始有胎動了。但由于這時寶寶太小,動作十分輕微,所以準媽媽通常感覺不到。到了孕18~20周,小家伙已經有能力將手和腿伸展開來,并可以觸摸到子宮壁,此時,許多準媽媽可以初次感受到小寶寶的存在,但也因人而異。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寶寶的動作會變得更加頻繁,動作強度逐漸增大。到了足月以后,這種動作頻率會略微減少。
張建平表示,數胎動是孕婦自我監(jiān)護胎兒情況的一種簡易的手段。胎動次數及強度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小生命在子宮內愉快地生存著。異常的胎動往往是寶寶發(fā)生宮內缺氧時給媽媽傳出的危險信號。
準媽媽應該從28周開始每日數胎動,因為28周后寶寶的胎動頻率及強度已逐漸形成規(guī)律。大部分寶寶是在媽媽吃飽飯后胎動比較頻繁,因為那時媽媽體內的血糖增加,寶寶“吃飽喝足”,就能“伸展拳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