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3
海膽簡介
感應外界
海膽有著很多感應細胞在棘刺、叉棘及管足上,以探測外界的資訊,包括食物的來源、光線的強弱、水流強弱、水質的好壞等。海膽目口部的管足,心形海膽全身的管足與沙錢在口面的管足都是重要的感應器官。海膽雖然沒有眼睛,但在反口面的表皮細胞中有眼點及感光細胞,對光線非常敏感。大多數的海膽,如魔鬼海膽都是負趨光性的,即不喜歡光線,多在夜間行動。另外,海膽為了逃避光線,在日間亦會用管足抓著貝殼、藻類或珊瑚碎片,甚至罐頭的拉環(huán)等遮蔽其身體,以方便覓食。
海膽-生殖
所有海膽都是雌雄同體的,同時有著雌性排卵及雄性排精的生殖器官。海膽的五個生殖腺位於體腔的步帶,貼近硬克內緣且連在體腔壁上。牠們會將精子及卵子排出海水中受精,沙錢在生殖孔附近有細長的生殖疣足,把精子及卵子送到沙面,協助增加受精機會。部份的海膽會把受精卵放在圍口部或圍肛部附近,以棘刺包圍和保護這些卵。
海膽綱的長腕幼蟲海膽綱的長腕幼蟲
生殖傳染
海膽是雌雄異體,雌體可終年懷卵,一年排卵數次。生長3年的海膽達到了它的成熟階段,開始履行繁殖后代的重任。它們是群居性動物,在繁殖上,它有一種奇特的現象,就是在一個局部海區(qū)內,一旦有一只海膽把生殖細胞,無論精子或卵子排到水里,就會像廣播一樣把信息傳給附近的每一個海膽,刺激這一區(qū)域所有性成熟的海膽都排精或排卵。這種怪現象被形容為“生殖傳染病”。
海膽-天敵
雖然海膽的身體構造滿是保護牠的棘刺或叉棘,但海膽仍然有牠在大自然的天敵:海獺。海獺最喜歡的食物就是海膽。最近,海獺的數目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瑞灣驟降,這導致海膽的數目以倍數的增長,將大遍的巨藻吃掉,引致生態(tài)系統的不平衡。
除了海獺外,海膽也面對人類的威脅。人類大量的捕殺海膽,不但用作食物外,還當作紀念品出售。人類專食用海膽的生殖腺,即海膽籽,不論生吃或熟吃。海膽籽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韓國菜,另外在日本壽司中是稱為“ウニ”(Uni)。在智利有一種傳統的食品稱為“erizo”也是用海膽制作的。除了智利本地的消耗外,海膽亦會被出口至日本,以供應當地的需求。海膽籽傳統會被用作春藥,現在亦發(fā)現包含蛋氨酸。
在海灘上,往往很容易發(fā)現海膽的空殼,且經常在海邊的商店作紀念品出售。將海膽浸在家用的漂白水內,可以很快的將棘除掉,留下乾凈的硬克。硬克有著引人注目的美麗,且與軟體動物的貝殼有所不同。
常見種類
海膽蝦夷馬糞海膽。
分布
蝦夷馬糞海膽原產于日本北海道及以北沿海,在俄羅斯薩哈林島等地也有分布。
大連紫海膽
長海膽科動物紫海膽Authoeidariserassispina形態(tài)特征:殼厚而低,為半球形,口面平坦,殼直徑一般6~7厘米,高22~3厘米。大棘強大,末端尖銳,其長度約等于殼的直徑。步帶的管足7~9對,排列成弧狀。管足內有特殊的弓形骨片。它的兩端尖細,背部中央常有帶發(fā)達的突起。棘黑紫色??诿娴募О呒y。光殼暗綠色,大疣和中疣的頂端稍帶淡紫色。
心形海膽
心形海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yōu)閮蓚葘ΨQ,殼長,口在前方,肛門在后方,反口面步帶呈瓣狀。口面后間步帶分化,形成盾板或腹板的結構。棘長短不一。
殼面有稱為帶線的特殊結構,帶線上密布許多細小的棒狀棘。心形海膽在海洋里很普遍,棲息于沙底、泥沙底或泥底,行底內生活。化石種類很多,最早見于白堊紀。
形態(tài)性狀:殼成低半球形,薄而脆。直徑約3厘米。各步帶板上有1大疣和1中疣,靠近各板的上緣有數個小疣,成不規(guī)則的弧狀排列。赤道部各間步帶板上有1大疣和2中疣,排列成1橫行。殼板縫合線上的凹痕變化大,有的成為孔狀,有的大而深。肛門靠近右后方,接近第1生殖板,圍肛部有1大形的肛上板,第1眼板接觸圍肛部,海膽刻肋海膽。各眼板的內端常顯有1-2個凹痕。殼為淡灰或帶褐色,反口面的棘通常淺綠褐色,口面的棘色較淺,帶綠色。幼小個體有的全是白色。